第(2/3)页 声落,满园寂静,只闻那些城中城的少年麻利砍芭蕉的声音。 又一年秋收,金县的南野金灿灿的稻谷却是比往年的产量再次上升了不少。 金县的百姓站在旷野里,喜笑颜开。 他们擦着满脸汗水,心中却是在感念着一个人,感念着一个让金县从一穷二白的贫寒之地,一跃成为了人人温饱、年年大丰收的富乡。 姬羽,是金县脱贫致富的大恩人! 在姬羽占领庐山郡之后,金县自发的出现了一支民兵,而统领则是金县赫赫有名的大孝子樊宽。 此时披着甲胄的樊宽坐在田野边,大口喝着烧酒,大口嚼着烤肉,喃喃自语道:“符邦大哥,记得你说过姬羽将军说,希望来年金县能酿出好酒喝,我想现在金县的酒,已经能入将军大人的口,只是将军大人何时回来饮呢?” 这时候,有与樊宽年纪相仿的青年农夫背着农具走了过来,问樊宽借吃了一小块烤肉,然后借饮了一大口烈酒。 他吃完了肉,喝好了酒后,就酒壶还给了樊宽,笑着问:“我记得姬羽将军手下那位符邦大人,曾让你做他的亲卫兵,你本有机会去追随他去庐山郡的,为何不走,而要留在这里?” “要知道,此后若是你跟着姬羽将军,说不定飞黄腾达,战功显赫,也成为我后汉末年一大名将啊!” “谁叫你此子天生神力,不去跟随姬羽将军征伐杀敌,真是可惜得紧咧!” 樊宽举目眺望,目光深远,叹了口气,似有些遗憾地说:“家母年事已高,经不起长途跋涉的奔波。” 那农夫见状也叹了口气,很是自觉的夺过了樊宽的酒壶,饮了一大口烈酒,在心底叹道:真是好一个孝子啊! 就在时候,一辆车队从庐山郡而来,带来了一封信,接走了一群人。 自此,金县少了以欧也止水为首的匠人团队,而师爷却成为了金县的新县令。 庐山郡的芭蕉被砍了个遍儿,雨打芭蕉的情调再不复。 姬羽和符邦策马同游山道,看着山下乡野间正忙于农耕的农夫,一阵感慨 入地灵秘境已接近三年,而在西楚不过三天。 但一些心性稍差的弟子,已经分不清自己是地灵秘境内的军阀士兵,还是西楚尚武阁城中城的弟子了。 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又有谁人能说得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