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如今,人证物证俱在,刘宗敏,叛心已昭。万不可,再姑息养奸了啊!” “为今之计,只有,将其,明正典刑,以儆效尤!方能,稳住军心啊!” 李自成,闭上了眼睛。 他的心中,在滴血。 许久,他才缓缓的,睁开眼,眼中,只剩下,一片,冰冷的,杀机。 “传我将令。” “将……将刘宗敏,押入天牢。” “三日后,午时三刻。” “凌迟处死!” …… 怀庆府,总兵府。 楚珩看着青龙刚刚递上来的,关于李自成下令处死刘宗敏的密报,脸上,露出了一抹,满意的笑容。 他知道,他的反间计,成功了。 李自成,自断一臂。 而他,则兵不血刃的,解决了一个,潜在的,巨大威胁。 【叮!恭喜宿主成功施展反间计,致使敌军内乱,主将相残!】 【任务完成!奖励发放:‘驱虎吞狼’之策!】 系统的提示音,恰到好处的响起。 楚珩的脑海中,瞬间涌入了,无数关于权谋、战略的,精妙计策。 他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他知道,接下来,该轮到,那位远在京师的,曹公公了。 他走到地图前,目光,在地图上,缓缓的移动。 最终,落在了,一个名为“左良玉”的名字之上。 “曹化淳,你的死期,也快到了。” 京师,东厂衙门。 这座象征着大明最黑暗权力的官署,此刻,正笼罩在一片,凝重的气氛之中。 曹化淳,这位新晋的“九千岁”,正坐在那张只有他才能坐的,虎皮大椅之上,面色,阴沉如水。 他的面前,跪着十几个,瑟瑟发抖的,东厂番子。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 他将手中的茶杯,狠狠的摔在地上,滚烫的茶水,溅了跪在最前面的那个番子一身。 “这么久了!连一个楚珩的把柄,都抓不到!” “咱家养你们,是干什么吃的?!” 自从上次,从崇祯皇帝那里,拿到了那份可以调动天下兵马的空白圣旨之后。 曹化淳的权势,便达到了顶峰。 他开始,疯狂的,排除异己。 所有,与他政见不合的,所有,曾经得罪过他的,无论是朝中大员,还是地方将领,都被他,以各种莫须有的罪名,下狱,抄家,乃至,满门抄斩。 一时间,整个大明朝堂,人心惶惶,血雨腥风。 所有人都知道,这个阉人,已经疯了。 然而,有一个人,却始终,像一根钉子,牢牢的,钉在他的心头,让他,如鲠在喉,夜不能寐。 那个人,就是楚珩。 他派出了东厂最精锐的探子,潜入云州和怀庆府,试图,找到楚珩谋反的“铁证”。 然而,那些探子,要么,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要么,带回来的,都是一些,关于楚珩如何仁德爱民,如何治军有方,如何深得民心的,“歌功颂德”之词。 这让曹化淳,如何能忍? 他知道,只要楚珩在一日,他这个“九千岁”的位置,就坐不安稳。 他必须,除掉他。 就在他,一筹莫展,准备,动用那份空白圣旨,强行调兵,去攻打楚珩的时候。 一个意想不到的“好消息”,传了过来。 “报——!” 一名番子,连滚带爬的,冲进了大堂。 “报督公!大……大喜事啊!” “那……那拥兵自重,盘踞在武昌的,宁南侯左良玉,他……他举兵,清君侧了!” “什么?!” 曹化淳猛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脸上,是难以置信的狂喜。 左良玉! 这个,手握数十万大军,被崇祯皇帝,视为“国之长城”的军阀,竟然,反了?! 而且,打的旗号,还是“清君侧”! 他要清的,是谁的侧? 用脚指头想,都知道,是他曹化淳! 左良玉,这个名字,对于大明朝堂来说,就是一个,定时炸弹。 他手握数十万骄兵悍将,盘踞湖广,名为“镇贼”,实则,早已是尾大不掉,不听朝廷号令的一方军阀。 崇祯皇帝,对他,是又爱又恨。 爱他,是因为在如今这个将星凋零的时代,左良玉麾下的“关宁铁骑”,几乎是唯一一支,能与李自成的闯军,正面对抗的官军主力。 恨他,则是因为他,拥兵自重,骄横跋扈,屡次,违抗圣旨,甚至,纵兵抢掠,与流寇,无异。 曹化淳,更是将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他不止一次的,在崇祯皇帝面前,进言,要削其兵权,将其调离武昌。 但,都因为周延儒等一众文官的反对,而不了了之。 在他们看来,一个跋扈的军阀,总比一个,能要了他们命的反贼,要好得多。 然而,曹化淳怎么也想不到。 这个,他一直想除之而后快的眼中钉,竟然会,在这个时候,给了他一个,天大的,“惊喜”。 “清君侧?” 曹化淳的脸上,露出了,一抹,病态的,潮红。 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手持圣旨,号令天下兵马,将左良玉,连同他那些,政敌,一网打尽的场景。 “好!好一个左良玉!” “咱家,正愁找不到由头,来收拾你们这帮,乱臣贼子!” “来人!” 曹化淳一挥手,声音,尖利而又亢奋。 “即刻,去请周阁老,还有,内阁的诸位大人,来我东厂,议事!” “就说,咱家,有天大的,军情,要与他们,商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