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回家路上,吴家人没有失落和不舍,只有兴奋。 吴宏荣走在吴有才身边哄着,“爷爷,给我二两银,我去哄哄小芸,只要她应允了,就能去她家提亲了。” 吴宏忠不甘示弱,“爷爷,我比小弟大,现在有钱了,我的亲事应该在前头。” 吴宏祥也不服气,“爷爷,您的曾孙就要出生了,得给他补一补。” 吴张氏也低声道,“爹,没了婆婆,该我管家了。” 吴有才按按胸口的三个银锭子,看向儿子,“最先要办的,是给你们买个新娘新奶奶回来。” 吴张氏“……” 吴宏祥三兄弟“……” …… 马车离开镇上很远了,蒋瑜才握上蒋香慧的手,“姑奶奶,你自由了。” 蒋香慧红红的眼眶里溢满泪水,望着蒋瑜嗔怪说道,“我就知道是你这个丫头。” 蒋瑜“……” 又穿帮了? 蒋香慧被侄孙女的呆愣逗得破涕为笑,她指着蒋瑜脚上的鞋子,“这鞋,还是昨天扮我时的那双。” 细节决定成败! 蒋瑜懂了这句话的含义了。 相认过后,蒋香慧就安慰侄孙女,“你借孙员外的钱别发愁,姑奶奶有钱,等哪天回来,我去挖出来,我们一起去还。” 蒋瑜“……” 她啥时候借了孙员外的钱了? 蒋瑜打开脚边的包袱,露出小木箱子,再打开木箱子,露出里面的银条,然后精准的捂住姑奶奶的嘴。 “这箱子,谁做的,您认不出来吗?” 姑奶奶点头了,蒋瑜才松了手,“等到了城里,咱们再说话。” 蒋香慧忙把木箱子盖上,打包好外面的床单,想给抱进怀里,却非常吃力,不得不让木箱子继续待在侄孙女脚边。 难怪侄孙女随时随地把包袱拎在手上?原来包袱里全是银子。 蒋瑜指指车外,再指指自己的头、衣服和鞋,“以后还要靠蒋嬷嬷打点琐事。” 蒋香慧当即入戏,“夫人尽管放心,老奴对琐碎小事最是在行。” 写到这里,我回头改了一下蒋爷爷的年龄,改成了49岁,古代人均寿命很低,我按照现代人去写了,嘿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