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万亩无闲田-《强汉从传道开始》


    第(2/3)页

    “民,以食为天。我不知道大汉还有多少百姓没有麦饭吃,也不清楚多少百姓还在靠着树皮野菜生活。但我相信在我大汉是绝对不会少的。”

    何不食肉糜?我忘了是在哪里听到的这个故事了。大概是说曾经有那么一位贵族,他从小便是山珍海味。有一日他听说民间常有百姓饿死,好奇之下他便问他父亲。“父亲,那些人为什么都要饿死了还不吃肉呢?”

    那一刻我觉得我和这位公子多像啊,在府里我吃不完的东西都是叫下人拿去喂狗,在府外我吃不完的东西随手就丢了。我不知道他们是吃了还是真的喂狗了,也不知道我丢掉的食物是不是有人捡起来食用了。可是那一天我知道了粮食是那么不容易,我又是多么愚蠢。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小子不明白,陛下如此圣明,百官如此勤政。为什么我们的子民还会这样生活艰难?

    我也不敢把话说大,但是现在那老农隔三差五已经可以吃上肉了,同时他们食用的也是我们桌上这去皮洁白的麦饭。

    为此我还经常去他家突然查看。嘿嘿”

    说到此处王允好像做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整个人都觉得腰板挺直了。

    “好像有些许跑题了,还是说我的礼物吧。诸位可知这桌上麦饭是什么季节种出吗?

    小子也不卖关子,冬季栽种,四五月份成熟的麦子。不仅不用受虫害威胁,甚至产量也不是一般麦子所能比拟的。

    我们已经种下整整三十亩小麦,来年,不对。今年,这三十亩小麦家可以产出足以供应长安周边大部分郡县的种植需求,等到来年如果官府专门回收这些麦种推广全国。两年后,大汉每一处地方都可以种上这些小麦。

    冬季土地种小麦,夏季可以再种一些适宜的作物。再加上曲辕犁和三脚耧,到不说大汉粮食产量提高一倍,不过短时间内提高七八成也不是不无可能。

    到时候我相信百姓一定可以不用再嚼着麦皮充饥,可食用的菜品也一定会大有改善。 ”

    说起冬小麦的种子王允现在都还能感到汉人的淳朴,当时他说了高价回收冬小麦种子。不过最后每天开门都可以看见王府门口有着一袋一袋的冬小麦种子,不过却是看不见任何一个人问他要钱。

    王允说完后场中很多人表情不一,有的懊悔,有的震惊,有的则表现出一副果然如此的样子。

    “冬小麦?冬日种植的小麦?”大司农李义是第一个发话的。

    “嗯,此物生长于山野之间,只是很少有人注意。小子意外之下发现,然后发动所有力量收集到些许种子。四五月可成熟,大司农到时候可来我槐里看百姓丰收。”王允接到。

    听了王允的话李义眼中却闪过一丝精光,“我全要,槐里的种子我会再分配。”语气之中充满了不容置疑。

    王允“。。。。。。”

    不过王允却不置气,若说朝中有谁最了解他们槐里的变化。那一定就是眼前这位年过半百的老人。

    李义只要有空就喜欢去王允的养殖场和试验田,差不多每个月都要去一次。每一次都要带走王允大量纸张,但是上面记满了他所见种植技术和作物的变化。

    同时他也和田丰成为了很好的朋友,田野间无一处没有两人紧追不舍的背影。。。

    刘启听了李义的话却是大笑出来,“有司农如此,我大汉百姓温饱不愁指日可待。”

    “行了,大家用膳吧。”

    刘启现在对于刚才王允做的事已经不放在心上了,冬小麦给他的冲击迟迟未消。但是如果他知道,只需要几十年后自己的儿子刘彻便大力推广种植冬小麦不知道会是什么情景。

    不得不说,对于终日烤、煮、煎的他们,炒菜毫无疑问是一件大杀器。

    对于餐桌上的食物简直就是风卷残云,有些官员早早便在王家酒楼尝试过的还好。那些没有尝试过的吃相可以说是狰狞,好比。。。刘启。

    随着大家都吃完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王允也叫进来了来福。

    “来福,快进来洗地了。”

    。。。。。。

    “不知这些菜怎么这么好吃啊?”刘启毫不在意自己的形象问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