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苏景忠瞬间秒懂,却又有了新的疑惑:“那为什么又要打夯?” “水泥是刚性材料,不会出现沉降变形,而水泥下方的泥土是柔性的却会,打夯则是最大程度的将泥土压实,让基层有承载着,从而保证水泥路面的使用年限。” 泥土想要压实,那就只能在最佳含水率的时候碾压,才能得到最大干密度,但这需要做击实试验确定各种参数,现在没有这个条件。 至于能够压实到什么程度,只能随缘了。 “那又要怎么压实泥土?” 苏景忠此刻就像是个好奇宝宝,满脑子的疑惑。 目前能用的就只有夯锤,可以用大青石做,也能用木桩制作。 青石的压实效果不错,但固定上困难,会有安全隐患,最终选择了木桩。 苏棠便带了几个人,朝着隔壁的山头而去。 刚走到山脚下,就能看见好些树木被村民砍的只剩下了一个桩桩,长期这样下去可不行。 她在心中计划着,得找找个时间,买点树木种子,请村民们植树造林,走可持续的发展。 找寻了一会,苏棠在一棵,一人粗、四五寸高的木桩前停了下来,请苏景德带人,用锯子将木桩锯了下来,然后在其四周系了八根绳子。 八人牵着绳子,同时向上发力,木桩便高高抬起,最后再重重落下,松软的泥土被夯锤砸了一个坑。 这是一个枯燥而又重复的环节,要将整块地给压实,至少需要主夯副夯满夯三个步骤。 好在,这就是乡村小路,最多就是过过马车,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也不高。 若是出现了坑洞、裂缝,用水泥补补,也能继续使用,能够用个三五年就完成它的任务了。 大唐的第一条水泥路,即将完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