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距离兔儿山住宅区,大概百余步的距离,便有一片比较平整的地还未使用。 苏景德考虑到,日后可能还会增加买卖,便将那块地定为了工坊区。 晌午的时候,苏景忠便带着施工队的人员,到了兔儿山,其中大部分人员,当初参与了当初兔儿山宅子的修建,这一次做起来轻车熟路。 砖瓦房嘛,整平原地面,挖好地基,拌好水泥,用瓦刀将水泥抹在砖块上,然后就可以开始砌筑。 四十人,一半人负责砌墙,另一半人便去准备木梁、木板后续筑屋顶。 分工合作,效率很快。 下响苏棠推着自行车回到兔儿山的时候,两间五十平米用来干活的工坊,主体结构已经全部完工,干活的人上了屋顶,开始铺瓦片了。 苏景德巴不得早点完工,这样他不仅能够闲一点,还能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的事儿。 于是白日里就考虑到了今日可能会连夜加班,已经充好了一个电瓶的电,搬到了工坊这边,又在外面立了一根大概一层半楼高的木杆,在木杆的顶端,还挂有一个LED灯照明。 虽然此刻日落西山光线很差,但依然看的清楚。 村民们现在也算是“见多识广”了,对于这不需要点火,就能亮如白昼的烛火,以是见怪不怪。 一部分人继续铺瓦片,另一部分人就搅拌水泥,硬化工坊附近的地面,到了夜深的时候,就只剩下仓库的大门和窗户还未安装,工坊已经能够投入使用了。 众人加班到大半夜挺辛苦的,苏棠便将钱袋子打开,数了四百个铜板,交给苏山。 苏山拿着铜板,到了干活的村民们面前:“叔,棠哥说今夜辛苦大家了,这是加班费,一人十个铜板。” 接着便将分好的十个铜板,递给面前的那个村民。 那村民却没有接,反而是摆手笑道:“你就是苏棠那逃难而来的远房表弟吧。” 李琳芳虽然是从隔壁村子嫁过来的,但她家是外来户,有外地亲戚来投奔,也没有人觉得奇怪。 “是的叔,多亏大姨收留了我,我和妹妹才能有口饭吃,叔,快把钱收下吧。”苏山还记着自己的任务。 “你大姨和大姨父都是心善的人捏,什么加班费不加班费的,我们庄稼汉入夜也没事,就是多出点力气的事儿,那还意思收钱。” 别的村民也附和道:“你家还炖了肉请我们吃,那还好意思收这钱,快拿回去。” 修路是个辛苦的事儿,苏棠一直想要请大家伙吃个饭,正好借此机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