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个是明面上的中芯国际,由半导体行业大牛梁一清带领攻克下一代10nm芯片。 虽然短时内看不到希望,但是研究还是要做的。 另一个则是暗地里的光华大学,汇集国内几大顶尖大学科研团队加上华兴,一起研究不同于传统电子芯片的光子芯片。 只是,刚高兴一下,他忽然响起任宗华刚刚说的七所大学似乎……少了某校。 他皱起眉头,问道:“没有北大的碳基团队吗?北京这个科研团队的方向还是挺厉害的。” 作为一个院士,他自然与国内各大名校接触颇多,对于这些顶尖的科研团队如数家珍。 所以他很好奇,怎么没听到北大的消息。 “我听说是北大的郭鑫教授信心满满自己继续搞。” “瞎闹,就凭他们北大一家也想搞出芯片?当芯片是小孩子玩具呢?这不是瞎搞吗!”姚兴国听完后,直接骂道。 都啥关头了,还在内斗争荣誉? 就不能团结一致、合作开发吗? 任宗华哈哈大笑,调侃着说道:“也许我们这位郭教授的研究成果真的快出来了呢?” 姚兴国也是失笑一声。 北大确实是是国内两大top1学校之一,但是想要独自研发出高等级的芯片可没那么容易。 …… …… 魔都。 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咖啡厅。 两名身穿着衬衣、西裤中年男聊着天。 阮建昌,复旦大学教授,芯云科研团队负责人。 徐铭,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智芯科研团队负责人。 作为魔都的作为顶尖的两所大学,交流还是不少。 但是两人平时都忙碌与科研,很少有来往。 不是发paper就是在发paper的路上。 今天难得一聚,还是徐铭特意跑一趟过来的。 阮建昌调皮地开玩笑道:“老徐啊,把项目亲自中止,是什么样的感受?要不分享分享?” “我什么感受?”徐铭无视这个幸灾乐祸的家伙,准确说是同病相怜。 “你的芯云项目不也停止,投入了不少心血,我看你挺看得开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