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鬼才知道!”张三骂骂咧咧的说道:“夏洲修行者本来拢共也没多少,这狗屎教主手下竟然就有几十个!什么时候修行者这么不值钱了?” 夏洲修行者数量确实并不很多。 修炼本就是有门槛的。 人周身共有两百万左右的孔窍,而要想修炼必须先打开周身孔窍。 能打开一百九十万以上孔窍的人乃是修炼的上上之资,百万人中不过有一个,而楚楚就是其中的一个。 能打开一百七十万到一百九十万个之间孔窍的算是上等之资,十万人中可能有一个,胖子张三就自称自己是打开了一百八十万孔窍的上等资质。 一百五十万到一百七十万之间的是中上之资,万人中可能有一个,慕愚就是其中的一个。 一百万到一百五十万之间的是中等资质,千人中可能有一个。事实上,在夏洲修行界默认的能够迈入修行之途的最低标准线就是中等资质。 能够打开孔窍五十万到一百万之间的,被称为下等资质,十人中就会有一个。理论上勉强也可以修炼,但难有所成,就算终其一生,也不过可能修到坐照期,几乎不可能打开元府。 而将近九成的普通人,其实都是只能打开五十万孔窍以下的被夏洲修行界称为“废材”的资质,可以说一生都对修炼无缘了。 因为修炼对资质要求的客观存在,就注定了修行者不会太多。而黑衣教教主竟然培养出了这数十个已经开元期的修行者,也不知道他怎么做到的?难道把栖国所有有修炼资质的人都搜集了过来?慕愚回想到张三说栖国几乎九成以上的民众都是黑衣教的信徒,这个猜测也不是不可能。 通常情况下,夏洲的修行者感觉自己寿元不多而飞升无望之时,就会开始步入凡尘寻找徒弟继承自己的衣钵。一般而言,都是一个村庄一个村庄,一个城镇一个城镇的寻找,一方面看资质,另一方面看缘分——也就是修行界所说的“机缘”。通常要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徒弟需要好几年。 黑衣教的这些开元初期的修行者,据张三打探的情况,应该不是普通的修行者加入的黑衣教,更像是黑衣教主用不知道什么样的手段培养出来的,似乎和修行界传统的师徒关系并不相同。因为这些被黑衣教主培养出来的修行者称呼黑衣教教主为“教主”而并不是“师父”,在重视师徒名分的夏洲修行界,这并不常见。 “也不知道这十万大山中还有几个这样的六人小队?”慕愚皱眉道。 “怎么?你怕了?”张三微嘲道。 “当然不怕。”慕愚答道:“只是觉得有些麻烦。” 慕愚当然不会怕,面对大乘期的冥神他都没有怕过,怎么会怕这些不过开元初期的黑袍修行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