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该死的联华-《我在八零搞动画》


    第(1/3)页

    陈展鹏挂掉电话,看着窗外不算大的厂房,心中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悲。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带头开始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就是俗称的“大包干”时,这家厂子响应国家号召成立了。

    随着国家又开始支持个体户政策,他在四年前一咬牙一跺脚,将这间厂子盘了下来。

    起初他运营的还可以,虽说没有让陈展鹏大富大贵,却也一直没有赔过钱。然而人的野心会越来越大,不到三年的时间,他就不再满足于当前的程度,开始思考求变了。

    与塑料相关的、极易转型的方向有不少,最终他却选择了看上去美好、转型却相对难一点的玩具生产。

    陈展鹏之所以会看好玩具,是因为他发现华国普通人民的收入越来越高,加上粮票制度的逐渐放松甚至废除,愿意花钱买非必需品的人越来越多了。

    他觉得只要华国人民的收入继续增加,那么给孩子买玩具的人就会越来越多,玩具制造业到时一定会赚的盆满钵满。

    事实上他的预测没错,转型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赚钱其实是比以前多一些的。只不过算上转型的投入,他还没开始赚钱而已。他相信只要这么坚持下去,好日子就一定会来到。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他对未来充满着期盼时,合资企业联华落户海市了……

    联华有多条更为先进且庞大的玩具生产线,虽然联华本身的销售目标不是华国而是外国,但它生产出来那些不符合标准的玩具残次品,却会被下面的工人拿出来,直接在海市就地销售。

    最可气的是,许多所谓不符合标准的残次品,竟然比陈展鹏厂里符合标准的玩具还要精致!两个差不多的玩具放在一起,一般人都会觉得陈展鹏的合格品才是那个残次品!

    这一打击摧毁了陈展鹏的玩具梦,他的玩具厂收入变得越来越低,渐渐地比转型前都不如了。

    厂里的许多老人开始建议他重开地膜线,或者就干脆放弃玩具线,直接退回到地膜生产上。

    陈展鹏是个富有拼搏精神的人,不然当年也不会在第一时间将厂子盘下来,更不会转型到玩具生产上。因此他对这些建议嗤之以鼻,即便厂子的颓势越来越厉害,即便那些老人手纷纷离开,他依旧坚信自己的预测没有错。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年前眼看玩具厂就要支持不下去时,陈展鹏本来是准备妥协,来年将厂子转回生产地膜的。

    但就在放年假的几天里,他发现了新的商机——《劈山救母》的主角刘沉香。

    《劈山救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红遍华国大江南北,陈展鹏认为这是上天在他即将走上绝路时,给他的翻身机会。
    第(1/3)页